二、任职:
北京中医医院教授、主任医师
北京中医药大学客座教授
中国针久学会高级顾问
经京针灸学会会长
中国中医药学术研究促进会理事
北京中医中药研究开发协会名誉会长
北京针灸三通法研究会会长
北京市武术协会委员
北京八卦掌研究会名誉会长
中国国际针灸考试中心副主任
香港天医星医药集团有限公司高级顾问
鼎鑫堂(北京)国际中医药科学研究院名誉院长
鼎鑫堂(北京)国际针灸医学研究院名誉院长
日本针灸三通法研究会名誉会长
香港针灸协会顾问
南美洲中医研究学会顾问
三、贺普仁教授的医学成果和荣誉
50多年来,贺普仁教授孜孜不倦潜心钻研在针刺治疗高血压、白癫风、风湿性关节炎,针刺退烧等病证的 研究中均取得了良好疗效。他的论文《论火针疗法》曾获得【北京市学术年会】优秀论文奖,针刺治疗输尿管结石的技术成果获北京市科技进步奖,《火针疗法研究》获中华中医药学会科技进步三等奖等。近年来他致力于针灸治疗儿童弱智、子宫肌瘤、外阴白斑,慢性小腿溃疡、下肢静脉曲张、静脉炎等疑难病证的探索,取得十分显著的效果。
数十年来,贺老以其精湛的医术为成千上成患者服务,其中包括我国的国家领导人、外国友人及各界知名人士等,为我国传统中医、针灸医术赢得了崇高荣誉,被收入剑桥《世界名人录》。
接受过贺老医治的国家领导人有:李先念、李瑞环、王震、田纪云、朱镕基、丁关根、吴仪、彭佩云、顾秀莲等,深受好评。朱镕基称赞贺老医术高明,“手到病除”,而王震更是除了自己有病常找贺老外,更是充满信赖地把贺老介绍给自己的家人,一段时期内,王震家里的人得了什么病,都会找到贺老来为他们医治。
四、针魂——访针灸大师贺普仁教授
“针魂”,谐音便是“真混”。贺教授告诉记者“我想刻枚图章或者请书法家写副中堂,把‘针魂’二字挂起来印出来,我毕生爱‘针’如命,却不得不兼着各种各样的行政官,耗却了极大的精力,你说混不混?”我不知道。
我只知道南柳巷52号——典型的北京四合院里贺教授的义务家庭门诊,三十年门庭若市。
我只知道关于女人的书,关于“枕头”(写性生活)和“拳头”(武打)的成为出版商的抢手货时,由贺教授一人独撰的百万字巨著《针灸宝库》丛书照样走俏。
中国医学有“三马”——老马中医,强马西医,小马中西医相结合,时下是重西轻中;中医内部也不平,内科老人,针炙老小;国人清楚“百姓爱小儿,皇帝爱长子”,谁受重视谁受宠,比如某中医院要出一位全国人大或全国政协代表,这个名额就得给内科教授,所以针灸科是排不上号的。贺教授回忆说,1980年统计全国有针灸医师以上职称的4500人左右。1987年11月,世界针灸学会联合会在北京长成饭店宣告成立时,针灸发源地——中国报的是1万名针灸医师(估数,实际不足1万人),而日本报的是2万人(实际是4万人),美国、苏联、法国的针灸医师也都在万人以上。外国人发现了中国针灸的优势,弄得我们望“洋”兴吧。认识价值,不重视价值,都等于零。
五、用针炙治疗弱智儿童的名医贺普仁
京西百万庄的北京中西医专家门诊部,设有一间弱智门诊室。比起北京的一些大医院来这座诊室小得太不起眼了,可每日慕名而来的求医者却络绎不绝。因为,在这里应诊的是年逾花甲的针灸名医贺普仁教授。今年六十四岁的贺普仁教授,是北京中医院原针灸主任,北京针灸学会会长,中国针灸学会副会长。他积四十九年行医经验,以自己的后半生全部精力,献给了弱智儿童医疗事业。
一九八六年五月世界卫生组织和中国卫生部的一项统计资料表明:在中国大陆三亿多儿童中,弱智残疾儿占3%,大约一千万。多么惊人的数字,几乎等于北京人口总数!这份资料还披露:中国每年出生的一千万婴儿中,约有八十五万名婴儿有生理缺陷。这么多的弱智孩子,至少给大约五千万家长带来生活的痛苦和烦恼。贺教授说,看到那些不会说,不会走,呆呆傻傻的孩子时,心中便升起一股难言的苦涩。作为医生,应该碰碰这个社会和医学的“双重难题”。
早在六十年代,贺普仁教授便潜心研究用针灸治疗弱智的课题。他博览古今中医书,采百家之精华,结合自己几十年临床实践经验,创造了“贺氏三通针灸疗法”。在医疗实践中,贺教授对每一例弱智患儿精心医治,不断总结经验。凡经贺老治疗的弱智患儿,均有一定疗效。这为贺教授后来立志攻克“弱智”难关坚定的信心。
六、中国神针贺普仁
西非上沃尔特共和国总统拉米纳之子默罕默德·拉米扎纳患一种怪病,随地便溺,总统府兽皮地毯,华贵光洁,默罕默德却象狸猫似的爬来爬去,东拉西尿,还不时地冲周围的达官贵人傻兮兮痴笑。逢雨天,瓢泼大雨急骤之时,这位帝王之子却偏要赤条条淋雨玩耍,害得卫兵们也只得当落汤鸡。默罕默德患的是小儿脑病,属大脑发育不全。
1976年,中国医疗队邀请北京中医院针灸科主任贺普仁同行,级成名医班子,进府治疗。由贺主任主治。经四诊合参,他已对病人症结所在了然在胸,于是,取几根银针,朝病儿脚端、囱顶及尾骨等穴,且贺氏独家“三通”手法,远近配伍,补泻迎随,3次针后,默罕默德竟一改怪癖,吃喝知礼;又针5次,大小便自理,共针25次后,病人大小便完全正常,也不再嗜雨成癖,遂成为正常健康之人。
鉴此,贺普仁夫夫被上沃尔特政府特聘2年,并被总统府内外誉为“贺神针”。
七、银针寓深情 拳拳爱人心——记贺普仁教授
在丰台一箱不那么起眼的小街上,向开饭馆的小老板打听之后,我们找到了贺氏针灸门诊部。没想到,这个刚刚开业,地点颇为偏僻的小医院,病人还真不少,诊室门前静静地排着队。一进诊室,浓浓的艾草的气味扑面而来,20多张病床上,或坐或躺的人们静静地等着什么。一个中等身材、笑眯眯的胖老头慢慢行走于床间,出手却快如闪电,全无印象中针灸大夫轻送慢调的细腻。只见他一会儿用烧红的火针刺入病人体内,旋即抽出,出入之快不足秒计;一会儿用三棱针刺出血后,再用火罐拨;一会儿又在病人身上遍插毫针,这个扎眼角,那个扎头顶,一个壮汉身上居然插了200多支银针。
这个笑眯眯的胖老头就是中国针灸学会副会长、北京针灸学会会长贺普仁教授。
想着贺老的一大堆头衔,眼见了众多“追随”贺老的病人,你也许想不到的是他居住的那间小屋——没有现代化的电器,没有明清的花瓶、扇面,甚至没有一件像样的家具,有的只是书——破破烂烂地挤得无处不在。然而,老人为之自豪的正是这一屋的“破烂”。他从抽屉里取出两大盘钥匙,一边笑言,他的锁只锁书,不锁钱,可要是真丢了,却比丢了钱还难受;一边取出一张张针灸挂图:明万历年间的《铜人明堂图》、宋以后历代版本的《铜腧穴针灸图经》,以及在《中国针灸荟萃》上标着“未见刊本,暂缺”的《人体十四经穴图像》……这些书呀图的,都是他从各大旧书店、旧货市场,一点点弄来的。前不久去香港,年近七旬的贺老爬上旧书店又黑又挤的暗楼,在书堆中翻了二个小时,还真翻出了“宝贝”,走在琉璃厂那条古香古色的街市上,许多店主看见他,都招呼着:“您老又来的,自己去里面看看吧。”或是:“您放心,有什么好东西准忘不了您。”问他这些年收集针灸方面的文物、文献花了多少钱,贺老笑着说:“没数,几十年积蓄都花在这上面了”。
八、弱智福音——名医贺普仁晚年的事业
做父母的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聪明,活泼。但是,毕竟有天违有愿的时候。当别人的孩子快乐地玩耍,甜甜地微笑的时候,自己的孩子却令人痛苦地张着嘴,吐着舌,流着口水,行走不稳,遗便遗尿,做父母的心情是可想而知的。
据1986年5月世界卫生组织和我国卫生部统计,在我国三亿儿童中,弱智残疾儿童占3%,高达1000万。这个数字几乎等于北京市的人口数字,超过了保加利亚、希腊、葡萄牙和智利等一些国家的全国人口。另有资料说,我国每年出生的1000多万婴儿中,约有85万有生理缺陷,而专为弱智儿童开办的学校如凤毛麟角。这不仅仅是一个重大的社会问题,同时也是个医学难题。弱智属于先天性疾病,目前中西医中尚无能够药到病除的良方。
面对一个个呆滞、迟钝的孩子,面对一对对愁眉苦脸的家长,积四十余年行医经验的贺普仁大夫,决定将他的晚年贡献于弱智儿童事业。
已年逾花甲的贺普仁教授,是中国针灸学会副会长、北京市中医医院针灸科主任。40年来,经贺大夫的手治愈的病人不计其数。尽管现代医学的发展使分科越来越细,范围越来越窄,但贺大夫的针灸科却不拒治疗各种疾病。八小时之外,贺大夫在北京城南自已的住所开办晚间家庭义务门诊,至今已有33个寒暑,每天都是门庭若市。贺大夫以他精湛的医术、高尚的医德,赢得了患者的信赖和敬佩。
九、得失不在心中荣辱皆如浮云
早就听说贺普仁贺老在中医界是极有名望的,因而在前往他家采访之前,心里充满了各种想象:他必定架着副眼镜,身材瘦削且长须飘飘,而他家也必定如《大宅门》里所演的那样,偌大的客厅里处处摆放着药材,满屋充溢着中药的清香。然而,到了他家我们几乎哑然失笑了。
平常得不能再平常的四合院,自然没有什么偌大的客厅;而几乎称得上是狭小的屋子里,倒的确是被一些东西摆得满满的,但决不是药材,因而也就无处去寻中药的清香了。及至见到贺老本人,更是出乎了我们的想象,贺老不戴眼镜,但目光却是锐利而有神的;身材也并不瘦削,并且还显示有点将军肚的感觉,但却腰板笔直颇为硬朗;脸上没有长须,有的却是一团和气和谦和的笑容。于是,采访便在我们这种意外的心态中开始了。
听贺普仁先生谈“八卦掌”
为了了解一下尹式八卦掌的内涵和先辈的情况,近日我专程拜访了尹式八卦第三代传人、著名针灸专家贺普仁先生。
贺普仁先生,是驰名中外的针灸专家,素有“天下第一针”之美誉。同时他还是尹式八卦掌第三代传人,连续两届的北京市八卦掌研究会名誉会长。
幸遇名师,武医丹修
贺普仁先生原籍河北省涞水县石圭村,1926年5月20日出生。十四岁那年(1940年),经亲友介绍,他来北京前门外三眼井49号牛泽华诊所,投在当时北京最负盛名的针灸医生牛泽华门下学习针灸。起步就在名医门下学徒的贺普仁,学习刻苦,大胆实践,虚心求教,认真总结,很快就成了恩师钟爱的学生。
"神针"贺普仁
贺普仁,字师牛,号空水,农工民主党党员,1926年5月出生。主任医师,教授。现任北京针灸学会会长、针灸三通法研究会会长、中国科协委员、中国国际针灸考试中心副主任、北京医师协会理事等职。贺普仁教授自幼师从京城针灸名家牛泽华,22岁悬壶应诊,1956年调人北京中医医院,任针灸科主任30年之久,1990被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授予“全国名老中医”。
在庆祝贺老从医50周年的时候,全国政协主席李先念为庆祝大会题辞:“银针寓深情,拳拳爱人心”,这也是贺普仁教授医学生涯的写照。
贺普仁教授精研内难,通览甲乙,在50多年的医疗实践中,博采众家之长,创立了“病多气滞,法用三通”的中医针灸病机学学说和独具特色的针灸治疗体系一贺氏三通法。著有《针灸治痛》、《针具针法》、《针灸歌赋临床应用》、《毫针疗法图解》、《火针疗法图解》、《三棱针疗法图解》等书、并担任针灸学研究生导师。他提出的医德、医术、医功三位一体的针灸医生培养方针,见解独到,高屋建瓴。非常重视学术交流工作,先后赴十几个国家和地区交流、讲学,精湛的医术使国内外医学界同仁惊叹不已,被誉为针灸泰斗。美国等国家先后成立了“针灸三通法研究会”贺氏针灸三通法享誉海内外。

贺老与外交部部长李肇星

贺老与人大副委员长王光英

贺老与康复中的刘海若(右二)。左二为京剧名家李慧芳女士

贺老参加中央电视台举办的医疗健康节目

贺老参加香港亚洲电视的在线访谈
|
本书汇集了古代文献中有关“针灸治痛”的经验,结合贺老四十余年的临床实践编写而成。内容包括:疼痛理论的沿革,疼痛的病因、病机、症状的辨证及针灸治疗。书中详尽具体地介绍了临床常见痛症的治疗方法,书后附有“治痛腧穴一览表”。本书可供临床针灸医师、针灸爱好者使用,针灸工作者在医疗、教学、科研工作中参考。
|
| |
针灸治疗学是祖国医学重要的组成部分。本书集作者50余年行医经验,总结了毫针疗法,火针疗法和放血疗法的临床综合应用,提出了“针灸三通法(微通法、温通法、强通法)”理论,使针灸临床的适应病种的数量及疗效有了大幅度提高。 书中汇集临床各科疾病约140种,病案约350例。其中疑难少见病症病例约占1/3。为使针灸三通法学术思想得到反映,对每一病种均用按语形式加以分析,重点介绍其临床应用方法,尽可能向读者介绍针灸三通法临床取穴少而精的特点和对某些病症的独特疗效。 并以传统中医理论为基础,对作者的长期针灸实践进行了分析、归纳和总结 |
灸法疗效显著,运用广泛,安全,便捷。古时,灸法曾备受推崇,但由于多种原因,后世多有“重针轻灸”的倾向,而限制了灸法的发展。近年来,灸法越来越受到针灸工作者的重视,灸法这颗曾被埋没的“珍珠”随着被挖掘、开发和研究必将大放异彩,造福于人类。
本书出版于2004年,是贺普仁教授在几十年的临床实践中悉心钻研,勤于总结的心血和结晶,与1989年出版的《针具针法》互为姊妹篇。书中包括历史沿革、灸法的种类及各科治疗等多方面内容,治疗部分参考了十余年来中医、针灸专业的多种杂志,并摘录了部分内容。
针灸疗法是我国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针具针法又是针灸疗法的主要内容之一。本书是根据针具针法方面的古典文献及现代资料,结合笔者60年来临床经验而编写的。其内容比较详尽地介绍了自上古以来针具发展的历史沿革,全面阐述了刺法与手法的临床应用及其基功的锻炼;本书中介绍的“三通法”系笔者多年的实践总结,客观地论述了其源和流以及每种通法的适应证,并附有典型病例加以题赠

前国务院副总理田纪云题词

我国首位女外交官、著名书法家、传奇“百岁老人”袁晓园题词

中国书法家协会副主席、中国文联副主席刘炳森题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