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繁體中文
Get the Flash Player to see this rotator.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首页 >> 信息浏览
 
今天是“头伏”第一天 医生谈“冬病夏治”

www.tyx.com.hk   2008-7-19    北京晨报

      今天是进入“头伏”的第一天,准备在今天按照传统医学规律“冬病夏治”的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儿科医生告诉记者,因为熟悉中国传统节气的人越来越少,他们担心这个传统治疗方法也会因此失传。记者昨天随机采访了几十位市民,除了家里还挂着老式日历牌的几个上了年纪的“老北京”,“入伏”这样的节气概念几乎淡出了人们视野。

  东方医院的医生说,中医治疗小儿支气管哮喘要在每年的一、二、三伏的第一天在特定穴位贴敷膏药,可以很有效地抑制在冬天才发作的哮喘,在传统中医理论中被称为“冬病夏治”。医生介绍说,这是传统中医按照自然界变化对人体的影响,推算出气血运行在每个节气的变化,并依此制定出的传统治疗手法。这种已经延续了几百年的治疗方法是在近年来被人们淡忘的。“现在孩子的父母也不过是三四十岁的年轻人,有几个知道数伏呢?”

  经营酸梅汤、冰奶酪、冻年糕等入伏小吃的“北京奶酪魏”传人魏广禄说:“因为现在冬天喝酸梅汤、吃果子干的也不比夏天人少,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了,食品内容也丰富多彩,什么时候想吃什么时候有,节气就被忽略了。”至于农谚中的“头伏萝卜二伏菜”的说法,由于农业大棚的出现,冬天也能培养出夏天的菜来。通州的一位菜农告诉记者,“头伏种萝卜”的规矩现在也很少有人遵守了。

  昨天,记者拨通了天气预报的收费电话,预报中也没提到“入伏”的消息。但民间“未数伏先数伏”之说却显现了威力,来自北京气象台的消息说,昨天北京最小相对湿度已达到60%,今天凌晨湿度将达到85%。

  -晨报资料:

  伏天是一年中气温最高、潮湿、闷热的日子,一年有“三伏”。百姓说的“苦夏”就在此时。入伏的时候,恰是麦收不足一个月的时候,家家谷满仓,人们利用这个机会,打打牙祭,吃顿白面,饺子又是平时难见的上品,所以就有“头伏饺子二伏面”的说法。


添加:2008-7-19   录入:湖翁老   人气:1358
<< 后退  返回顶部  关闭窗口  

设为首页 | 走进集团 | 关于我们 | 合作加盟 | 法律声明 | 发明专利 | 健康网 | 求佛祈愿 | 佛慧慈缘 | 高僧祈福 | 十方赞许 | 名人墨宝 | 名家题词 | 好人缘起

泥灸过敏小贴士 | 泥灸得气现象概述 | 上善泥灸 | 同愿同行 | 后台管理 | 中国弘泥

中国泥灸 | 港澳台记 | 泥好健康 | 灸是未来 | 北欧聚焦 | 缘起泥灸 | 荣誉之窗 | 首善之窗 | 美国之行 | 大洋彼岸

伦敦论坛 | 九华山庄 | 天道传奇 | 英国聚焦 | 雁过留声 | 广种福田 | 藏秘香泥 | 皇家玉灸 | 至尊红颜 | 大唐皇泥

                     

Copyright @ 天医星总部 香港天医星医药集团有限公司    北京办事处:京ICP备08004123号 深圳办事处:粤ICP备0802175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