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大禹治水的故事 英雄的故事总是与美丽的传说联系在一起的。在大禹治水的英雄传奇中,最使人感动的,莫过于他与妻子女娇的爱情故事了,它闪烁着人类灵性的火花。
在叙说女娇与大禹的故事之前,我们有必要叙述一下大禹治水的英雄传奇。大禹与女娇的爱情,有源于水,也有缘于水。皆因大禹是开山裂石的治水英雄,两人才得以相识相知相爱。最使人感动的,就是他们的爱情故事与大禹治水的伟大功勋相伴始终。

在先秦典籍《诗经》、《尚书》、《国语》、《左传》、《孟子》、《墨子》、《荀子》、《管子》、《楚辞》等书里,大禹治水的故事,均有详细的记载。从目前存留下来的文献来看,最早记载鲧禹治水神话的是《尚书?洪范》篇:“我闻,在昔,鲧堙洪水,汨陈其五行。帝乃震怒,不畀其洪范九畴,彝伦攸。鲧则殛死,禹乃嗣兴。”《孟子?滕文公上》也说:“当尧之时,天下犹未平。洪水横流,泛滥于天下。草木畅茂,禽兽繁殖。禽兽逼人,兽蹄鸟迹之道交于中国。尧独忧之。”“禹疏九河,沦济漯而注诸海,决汝汉排淮泗而注之江,然后中国可得而食也。当是时也,禹八年于外,三过家门而不入,虽欲耕,得乎”。由此可见,古代的思想家们几乎无一例外地都相信在远古时代,中国确曾发生过洪水滔天、民不堪命的灾难。并且深信大禹治理洪水之事,一定不谬,必有事实所据。
那么,就让我们尽可能的来还原历史的事实吧!上古时代,洪水肆虐,原始居民的哭声惊扰着尧帝那颗仁慈的心,尧帝日夜忧惧。四方的部落首领们,一致向尧推荐鲧去治水。古书上记载鲧号“崇伯”,住在嵩山,即现在的河南省登封市境内。鲧在建筑方面有才能,他使用堵塞河道、修筑堤防的办法治水,想把洪水围起来。结果警讯不断传来,北水治了南堤垮,南水治了北堤垮,水灾反而闹得更凶了。鲧疲于奔命,穷于应付,治水九年,无果而终。尧帝大怒,命炎帝之后、刑官祝融“殛之于羽山”,在羽山这个地方把鲧给斩首了。鲧壮志未酬,冤气郁结,尸体三年不腐,三年不烂。更离奇的是,鲧的尸体里还孕育成熟出一个新的生命,这就是禹。就在禹出生的那一天,天上的月老带着石刀,替鲧剖腹生子。“鲧腹开,虬龙现”。按中国的上古星相观而言,禹是赍天命而生的,一出生就不同于凡人,所以才建立了后来彪炳史册的盖世功业。鲧可说是人类历史上有记载的剖腹产子的第一人。
鲧死后,共工(指以共工氏部落牵头)接着治水,也不合尧帝之意。便命舜到各地考察洪水,舜与禹不期而遇,交谈之下,感到禹是个人才,治水理念与自己多有契合。于是向尧举荐了禹,尧便决定由禹继承父业,继续担当治水重任。禹虽然悲伤,但为了救民于水火,不辜负领导寄予的厚望,就勇敢地答应了下来,并发誓要完成治理洪水大业。
大禹首先联合共工氏和伯益、后稷等许多部落,和部落的人们讨论抗洪救灾的办法。有人还坚持老调,认为挡水就是治水,否则就不叫治水。可是禹想,建坝挡水,收效甚微。父亲用这个办法干了九年,最终是出力不讨好,洪水照样四处泛滥,给民众造成了更大的灾难。既然“堵”不是一个好办法,那么“疏”也许是个值得一试的办法了。但要疏导洪水,不熟悉地形地貌是不行的。于是,大禹便带领夏部落的人沿河勘察,了解河源的流向和寻找可以泄洪的地方。
《淮南子?原道训》记载:“禹之决渎也,因水以为师。”说他以水为师,就是说他善于总结水流运动的规律,然后利用水往低处流的自然之势,因势利导地治理洪水。他采用“准绳”、“规矩”等测量工具和“陆行乘车,水行乘船,泥行乘橇,山行乘撵”等交通工具来进行施工,先从黄河中段冀州开始(黄河泛滥的枢纽地带),开渠排水、疏通河道,凿龙门、辟伊阙、疏九河……,将黄河下游的河道分辟为九股,散其水势,一步步向东方的兖州、青州、徐州、南方的豫州、荆州、大越疏导,使水流入大海,最后又折向西北去整理黄河的上游。经寒历暑,跋山涉水,九州大地几乎布满了他跋涉的足迹。
大禹治水的方法:
大禹请来过去治水的长辈总结过去失败的原因,并且经过实地考察,制定了一条切实可行的方案:一方面加固和继续修筑堤坝,另一方面,用“疏导”的办法根治水患。
大禹治水的启示:
总结经验教训,制定可行方案.一边重复着可靠的方法,一边尝试新的解决途径. 这不正是告诉我们如何正确的面对问题和解决问题吗?
【 性 状 】本品为摊于布上的黑膏药。
【 主要成份 】苏叶、杏仁、防己、茯苓皮、桑白皮、大腹皮、生姜皮、陈皮、生黄芪、升麻、熟地、附子、肉桂、桂枝、柴胡、香附、泽兰、桃仁、红花、益母草、大戟、甘遂、芫花、葫芦巴、黑丑、车前子、连翘、乌梅、白芥子、土茯苓、白花蛇舌草等45味。
【 功能主治 】宣肺利水,升脾益肾,攻泻逐水,疏肝泄浊。适用于癌性胸腹水以及各种肿瘤引起的其它水肿。
【 用法用量 】加温软化,贴于水分穴(肚脐上一寸);胸水除水分穴外加贴病灶处,腹水严重者可在腹部贴用2贴,其它水肿除水分穴外加贴病灶处,或遵医嘱。洗澡时可去掉,洗澡后让皮肤休息3小时再贴,以免皮肤过敏。每贴膏药可使用5-6天,45天为一疗程。
【 注 意 】1.如有剩余膏药粘在皮肤上,可将膏药袋撕开,粘下留在皮肤上的膏药。或将膏药加热,用膏药粘下剩余膏药。2.贴后若皮肤发痒乃系药力渗入病灶刺激皮肤所致,遇到此种情况可将膏药暂时揭下,用热毛巾轻敷,切勿抓破,待不痒后再贴之。3.贴后有时患处更加疼痛、更酸麻,此乃邪气盛正气较弱,不能战胜邪气所致,不久即可减轻,请勿惊慌。4.贴用本品后,同时还服用其它丸、散剂,均无妨碍。5.皮肤过敏、皮肤溃破者禁用。
【 规 格】净重45g/贴。
【 包 装 】3贴/盒。
【 贮 藏 】密闭,置阴凉、干燥处保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