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繁體中文
Get the Flash Player to see this rotator.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首页 >> 信息浏览
 
针灸和京剧被列入联合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www.tyx.com.hk   2010-11-20    天医星集团资讯中心

   新华网内罗毕11月16日电正在肯尼亚首都内罗毕举行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第五次会议16日审议通过中国申报项目《中医针灸》和《京剧》,将其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率团与会的中国文化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司司长马文辉在上述项目获得通过后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说,中医针灸和京剧都具有很深的文化内涵,是中华文化瑰宝,这两个项目获得通过是对中华文化和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认可。
    马文辉说,申遗成功仅仅是一个开端,“我们要以此为契机,学习借鉴国际社会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先进经验,提升社会、民众等各个层面对非遗的保护意识和热情,落实各项保护责任,把中国非遗保护工作做得更好”。
    中医针灸是中国人以天人合一的整体观为基础,以经络腧穴理论为指导,运用针具与艾叶等主要工具和材料,通过刺入或薰灼身体特定部位,以调节人体平衡状态而达到保健和治疗作用的传统知识与实践。作为凝聚着中华民族智慧和创造力的独特文化表现形式,中医针灸稳定的实践频率以及历代延续的完整知识体系,为保障相关群体的生命健康发挥着重要作用,并成为其持有人的重要的文化认同符号。
     京剧是融唱、念、做、打于一体的戏剧表演艺术。19世纪中期,孕育于民间、融合了中国南北方戏剧元素的京剧,在北京发展成熟,广泛流布于全国。京剧的唱词和念白吸收了北京等地方言,遵循严谨的格律和字韵。京剧中讲述历史、政治、社会和日常生活中的故事,寓教于乐。
    以西皮、二黄声腔为主的京剧音乐,在控制演出节奏、创造特定氛围、塑造人物形象和引导故事发展中均发挥重要作用。京剧以程式化、象征性的虚拟表演为特色,注重手、眼、身、法、步的综合运用,表达了传统中国社会的戏剧美学理想,保留了被广泛认可的本国文化遗产要素。
    本次会议为期5天,来自近130个国家和地区的450余名代表出席会议,共有来自29个国家和地区的47项遗产申报项目被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该名录目前已收录了77个国家和地区的166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申报遗产必须满足一系列标准,包括能够扩大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影响,提高大众对其重要性的认识,申报方还必须证明已制订保护措施,确保其健康发展。

添加:2010-11-20   录入:湖翁老   人气:707
<< 后退  返回顶部  关闭窗口  

设为首页 | 走进集团 | 关于我们 | 合作加盟 | 法律声明 | 发明专利 | 健康网 | 求佛祈愿 | 佛慧慈缘 | 高僧祈福 | 十方赞许 | 名人墨宝 | 名家题词 | 好人缘起

泥灸过敏小贴士 | 泥灸得气现象概述 | 上善泥灸 | 同愿同行 | 后台管理 | 中国弘泥

中国泥灸 | 港澳台记 | 泥好健康 | 灸是未来 | 北欧聚焦 | 缘起泥灸 | 荣誉之窗 | 首善之窗 | 美国之行 | 大洋彼岸

伦敦论坛 | 九华山庄 | 天道传奇 | 英国聚焦 | 雁过留声 | 广种福田 | 藏秘香泥 | 皇家玉灸 | 至尊红颜 | 大唐皇泥

                     

Copyright @ 天医星总部 香港天医星医药集团有限公司    北京办事处:京ICP备08004123号 深圳办事处:粤ICP备0802175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