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礼拜寺的风铃摇出一串故事(7)
王宗仁 著
(中国著名军旅作家)
百花文艺出版社出版
出版时间是1997-11-01

他给大娘检查了腰部,做了按摩,说:“你的腰扭伤后由于没有及时治疗,现在发炎红肿的很厉害,刚才我给你按摩了一下,再给你贴上这软伤一号膏药,会有效果的。”
“让那些挨刀的医生给耽误了,早知道这样我来找你多好!”
邱天道安慰大娘说:“耽误了治病总不是好事,不过你也不必焦急,我明天再给你换药、按摩,再配上针灸,这扭伤后的疼痛就会减轻许多。”

邱天道扶老人起来,又说:“明天还是这个时候你再来找我。”
不料康大娘却硬邦邦地回了一句:“不,你到我家去找我,我行动不便。”
邱天道先是一愣,马上就随声附和道:“好,大妈,我到你家去给你治疗,你老年纪大,又是腰部有伤,当然应该是我们后生跑路了。”
康大娘听罢一笑,说:“邱大夫,说实话,我是验证你的心呢,有你这句话我就满足了。现在我还不至于走不动路让你上门治疗的程度。明天这个时间还是我来找你。”
邱天道很喜欢老大娘这种坦率直爽的性格,真巴不得能“一针见效”就治好她的病。
就这样,邱天道给康大娘一共治疗了三次,她的身体就康复了。

“外来户”邱天道很快就在牛街站住脚了。用牛街回民群众的话说:“邱大夫是咱自己人。”足够了,仅仅这一句话,便把邱天道在群众心目中的位置和分量肯定了下来。朴实诚恳的老百姓能不能把你放在他们的心窝里,换句话说,你能不能赢得群众真心实意的信任,就看老百姓是不是把你当成“咱自己的人”。就这么简单、明了。
邱天道之所以得到牛街回民群众的认可,关键的一条是他和群众经过了心与心的碰撞,感情与感情的沟通。在这里,任何高谈阔论都不值钱,一分不值。邱天道“达标”了,用的是他实实在在的行动。
其实,很不容易。作为军人,邱天道确实无法改变兵的这种属性:“骑马挎枪走天下,祖国到处都是家”。但是,他绝不能做牛街的“过客”,而是要以主人的身份出现在每一个病人面前。经他手治疗的病人他都以及其负责的态度对待,那些四处碰壁的垂危病人总能听到他说的这样一句话:“今日我先给你用这种方法治治看,如果效果吧明显,你再来找我或我你家里给你瞧病。总之,你放心,我会尽力解除你的病痛的。”别看这是一句平平常常的话,它却告诉牛街的群众:邱天道不是“打一枪换一地”的云游道人,而是“牛街人”。
这样,你就不难理解牛街的群众为什么把邱天道称为“我们的小神医”了。神,当然不仅仅指他高明的医术了,还有他那颗金贵的心。
既然是“神医”,必然就会有许多带着神秘色彩的传说。这些传说家家皆知,妇幼皆传,使一个普通士兵的名字叫得更响,传得更远。
挂在清真寺飞檐上的风铃又被风儿摇响了,脆玲玲的声音传得好远,播下了故事一串......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