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礼拜寺的风铃摇出一串故事(5)
王宗仁 著
(中国著名军旅作家)
百花文艺出版社出版
出版时间是1997-11-01

谁说医疗站门庭冷落?你坐等病人上门,你必然觉得日子寂寞;你上门去找病人,生活就会红火起来。
就从这天起,邱天道开始忙上了,早也忙晚也忙,送走日头伴月亮。门诊点上的病人一天比一天多
邱天道的思路还在拓宽,还在延伸。
他想到的不仅是给几位老人治病,而是想到了更多的老人,想到了一条街上的病人。
他在调查研究.......
牛街地区有六十岁以上的老年人三千多名,其中绝大部分是回民,他们都是从旧中国过来,谁没吃过苦、受过辱?那个社会,回回受歧视,政治上没有地位,经济上贫穷潦倒。整条牛街竟然找不出几个识文断字的人,绝大多数人靠“八根绳,两把刀”,以做小买卖维持生活。“早上饭,晌午转;晚上饭,二更半”,这就是解放前牛街回民生活的真实写照。至今许多老人身上留下疾病,这是不难理解的。
邱天道怀着深沉的感情为老人们服务。他建立了老人身体状况档案,定期为他们义务咨询、检查身体、送医送药上门。有些老人病情较重不便出门,他就为他们设置家庭病床,坚持每天巡诊两次。这样的病床开始只有三张,后来逐渐增多,最后达到二十张。
一颗红五星,映暖了一趟街。
老人对邱天道说:“我们能欢欢快快地度晚年,是因为有你这样一个像儿女一样的好心人为我们尽孝心。”
一日,邱天道全天都在学校听课学习,直到晚上九点来钟才做完作业,有了空闲。他惦记着一位老人的病,想到每天要给老人拔一回火罐,便不顾天黑路远,没有丝毫的犹豫就背起药包回牛街了。乘公共汽车,倒地铁,又步行......一个小时后当他出现在老人的面前时,老人对他说的第一句话是:我寻思着你一定会来的!
这位老人无儿无女,寂寞、孤独再加上病魔的缠绕,他的性情变得十分古怪,几乎对所有的人都失去了信任,即使那些好心人规劝他的人也会使他暴跳如雷地发作一通。谁也没有想到,邱天道出现在老人那黑洞洞的不见阳光的散发着浓烈霉味的小屋里。老人是邱天道设立的二十张家庭病床重点照顾的病人之一。即使像这样从表面看对生活十分冷漠甚至厌倦人生的人,心中仍然能萌发出美丽的嫩芽儿。就在邱天道为老人建起了家庭病床并几次上门治疗以后,他那颗冰冷的心终于活泛起了热浪,再不是冷眼看世事了,他对邱天道的信赖可以说是百分之百。老人对别人讲,每次只要远远地看到邱大夫,他就觉得自己的病情减轻了一大半。
这天晚上,是邱天道“法定”的来做治疗的时间,老人从吃罢晚饭就一直等着,一个小时过去了,两个小时过去了,三个小时过去了......没有邱天道的影子,他有点心急,但心里的希望之火始终没灭。他相信天道会来的,街门大开着,盼着一个熟悉的身影随时闪进来。
邱天道还没有来,老人突然想到了一个问题:邱大夫莫非出了什么意外的事不成?于是他跪在床前的毡垫上,双手合十连连祈祷,愿真主保佑天道平安无事......
此时,老人拉着风尘仆仆的邱天道的手,说:“你总算来了,没祸没难就是幸福!
邱天道说:“大爷,我是牵心你的病情啊!
老人长长地感叹一声:孩子你是我们回民心中的阿訇!

~~~~~未完待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