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礼拜寺的风铃摇出一串故事(2)
王宗仁 著
(中国著名军旅作家)
百花文艺出版社出版
出版时间是1997-11-01

继菜市口、西长安街和二龙路医疗点红红火火开张之后,邱天道在牛街有开设了四个点。这个医疗点与前三个不同,因为这是鲁兆麟教授让他开的。
鲁教授肯定想到了牛街医疗点会给邱天道带来更好的经济效益,但是,他想到的绝对不仅仅是这一点,而且主要不是这一点。
那天晚饭后,秋风拂拂,怪撩人的。鲁教授的提花窗帘被吹得飘然而动,屋里一盆早开的菊花在秋风里又增添了一层艳色。她是四季中,教授最喜欢的景物。
“你坐下休息一会儿,咱们商量个事。”
天道并没有更多的介意,老师找自己谈学习这是常有的事,他总会有一些新的想法及时和学生交流。
“天道,听说过牛街这个地方吗?”教授问。他还用手指在桌面上画了牛街两个字。
“知道,北京的回民街,很有名,我出诊到过那里。”
回答了教授的问话后,邱天道这才发现老师今天的谈话好像有点与过去不大一样,他脸上的表情很严肃,面前也没有那本记载着他许多想法的笔记本。多少次谈话他都会打开本子把那些想法说出来,那是一道道严峻的考试题,把自己的学生送上一个有一个向更高峰巅攀登的台阶。今天老师的话题显然不会是学习的事了......
邱天道用疑惑不解的目光望着教授。
鲁教授接着说:“牛街是中国伊斯兰教的重要圣地之一,它的礼拜寺不但国内闻名,在国际上也有很高的声誉。到过牛街的人都会说,牛街的世界很大,人口多,而且多是回民,在北京也是一条比较繁华的街道。我想了很久,我们年轻人应该闯闯风浪,牛街是锻炼人的好地方。我想推荐你到牛街去为群众治病,病人需要你这样的医生,你也需要老师,到了那里你会学到许多在别处学不到的东西。”
邱天道一听教授让自己到牛街去为群众治病,十分高兴,这是他早就向往的地方,可以说,他还没来北京前就知道牛街这个名字了。这时,他对教授说:“稀世珍宝手抄本《古兰经》就出现在牛街。我到牛街的礼拜寺去过,那座大殿内有十八根主柱,组成了二十个拱门,每根柱子上都写着《古兰经》文和赞圣的词句。不管谁只要往那一站,就会感到神圣、庄严。”
鲁教授用微微惊讶的目光望着自己的学生,心想:看来他对牛街的情况了解得不少呢!天道是个有心人。
天道无法按捺住急于要到牛街去工作的心情,便问教授:“你让我到牛街去找谁?是什么单位?”
鲁教授笑答:“自然不会叫你到派出所去报到了。你要去的具体单位是牛街红十字会。”
天道点了点头。那个地方他去过两次,一次是送病人,另一次是看望一个朋友。
鲁教授说:“我让你去牛街工作,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那里的医疗条件很好,光设备齐全的大医院就十三家,著名的医学专家、教授就数不清了。我的不少老师、同学就是在那个地方大展鸿图的。可是,我的学生去牛街工作,你还是第一个。”
“老师的意思是让我到那个强手如林的地方去经受锻炼,试比高低?”邱天道恍然大悟地说。
“没错。任何一个人在任何时候都应该明白这样一个事实:天外还有天,强中还有强中手。这样他才不会满足,才能不断地给自己加码找压力,提出新的奋斗目标。”
邱天道的心不由得缩了一下,他有几分紧张,或者说是胆怯。教授是用另外一种独到而崭新的视角看牛街,这无疑对自己是一个很高的要求。一个羽毛未丰的雏鸟飞到那样一个地方去练翅,他不知道等待他的将是什么?
教授看出了学生的心事,便对他说:
“我希望、也相信你去能得到锻炼,到了牛街,你是独立工作,要善于思考,学会应付各种突然变化。”
邱天道只觉得浑身热乎乎,完全是一种登高攀援的感觉,他对教授说:
“风风雨雨我不怕,强手如林我也不胆怯,把一切都当成难得学习机会,一个人不去外面的世界里去闯,老呆在自己的小天地里孤芳自赏是不会有出息的。”
“祝你成功!”教授这样祝福自己的学生。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