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繁體中文
Get the Flash Player to see this rotator.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首页 >> 信息浏览
 
《天道传奇》第四章 流水贮藏着彩照 (连载)

www.tyx.com.hk   2009-11-18    百花文艺出版社出版

第四章 流水贮藏着彩照 (6)

王宗仁

中国著名军旅作家

百花文艺出版社出版

出版时间是1997-11-01

    于是,一连三四天他在课余时间跑了几个居委会,看了他们的红医站。说实在的,他的心里好像刮过一阵寒风。这些红医站大都名存实亡,那些医务人员多是二把刀,大病看不来,小病又不愿看,服务态度很不好。有的呢,对病人的态度倒蛮和蔼,可就是缺少看病的真本事。
    在菜市口居委会,邱天道找到了负责人,展示学生证,自报家门后,他坦率地说了自己的想法:愿出一把力,和他们一起改变目前红医站的面貌。

开国上将 洪学智


    “那太好了,解放军同志找上门来给居民们治病,我们巴不得抬着大轿欢迎呢!邱天道同志,你具体说说还要我们办哪些事情。”
    “在部队上我是个卫生员,现在我是个学生,涉世不深,经验不多。很希望得到红医站的同志和你们
的帮助。不过有一点我可以做到,我一定会使出自己的力气为大家服务。”
    “那好,那好,今后咱们就是一家人了,今天我先领着你去认认门。”居委会的这位负责同志说着就
拉起邱天道的手,往红医站走去。
    路上他们又谈了些具体事宜。
    接着,邱天道又到其它几个居委会商谈了为群众治病的事,普遍得到了大家的重视和欢迎。跑了几天
街道后,他的脑子里便形成了一个想法……
    他瞅了一个比较空闲、轻松的机会,把自己的打算说给鲁教授听。
    “老师,我准备在市区街道上设三个医疗点,利用课余时间给群众治病,解决点学费问题。”
    说完,他的心儿还在剧烈地跳荡,他不知道鲁教授对这件事会怎么想。
    老师抬起目光望了望邱天道,可以看出来他对自己的学生能想出这个点子感到惊讶,同时又很高兴。
他问邱天道:
    “医疗点准备建在哪三个地方?”
    邱天道说出了建点的三个居委会名称:菜市口、西长安街和二龙路的红医站。并且告诉老师,他已经
和这几个单位的有关领导谈妥,一切都很顺利。
    鲁教授想了想,谈了如下的看法:“为群众解除疾病的痛苦这是每一个医务工作者都应该尽的义务,我们培养学生的最终目的还不是为人民服务吗?我很高兴你在学习期间就自觉地有了这个想法。再说你有祖传的治病方法,现在用它为首都人民治病,是好事嘛。现在,我考虑有这么两个问题你要特别注意,一是要把手续办齐全,我们是合法行医,半点违背规章制度的事都不要干。二是慎之又慎不要出医疗事故,治病是人命关天的大事,作为主宰人们生命的医生,半丝半毫的马虎都不能有。你不仅仅是首都的一名大学生,还是一名解放军战士,你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会引起大家的特别关注。所以,你一定要严格要
求自己,做出个好样子来。”
    邱天道把这些教诲都潜入心底。他对鲁教授表露了自己的心迹:
    “三个点上的居委会我都跑了,他们出于对军人和大学生的双重信任,很欢迎我为居民们治病,一些具体问题也得到了落实。我对自己的这一个举措是经过反复考虑的,自信不会出什么问题。因为用针灸和拔罐治疗常见病,这是我的所长,有把握。再说,我还会经常向老师请教,请同学们帮助,大家都在帮我
,我的心劲就特别大。”
    “我相信你会做得很好。那么,你给群众治病收费问题是怎么协商的呢?”教授又问,这也是他很关
心的事情。
    “每个点上开诊的头三天我都是义诊。以后是低收费,军烈属和个别家庭确有困难的病人均为免费治
疗。收入的百分之六十归我,百分之四十给红医站。”
    鲁教授满意地点点头,脸上浮现着笑容。
    稍停片刻,教授又想到了一个问题,便叮咛邱天道说:“你的任务还是学习,为群众治病只能在课余
时间进行,这两者的关系一定要处理好。”
    “请老师放心,我绝对不会影响学习的。这么说吧,我要用比过去更好的学业成绩来告诉大家,我邱
天道决不是个孬种!”
    说到这儿,他很激动,站了起来。鲁教授双手按着他的肩膀让他坐下:“我相信你,因为你过去的言
行已经取得了我对你的信任。”
    告别鲁教授出来,邱天道身上扩散着一种从来没有过的轻松感。他抬头望望蓝天,高远而纯净的天空
几片白云丝儿在轻轻漫游,他真想扯下这白云擦擦脸上的汗珠。刚才和老师谈心,他太激动,身上冒汗了。
    此
刻,所有的景物在他眼里都变得那么美丽。生命总是在充裕的空间里才能闪射出灿烂火花。小路太
窄,向往大海。
    邱天道要弃旧图新了,但我们将看到的他不是一个面目全非的“我”。
    从此,在首都街头我们上面提到的那三个点上,人们经常能看到一个穿着白大褂的解放军战士,忙忙碌碌地为群众治病。他医术高明,态度和蔼,深得群众的爱戴。军帽上灿灿的红五星映着他微微消瘦的、露着总也抹不掉的缕缕笑容的年轻的脸,这张脸即使在落雪的日子里也淌着热汗。群众都亲切地称他为“
邱大夫”,其实他只不过是一个卫生员。
    邱天道在三个点上轮流为群众治病,身虽分三处,心却集聚在一点上:全心全意为病人解除痛苦。他每周的课余时间都是在紧张繁忙而又无限充实的气氛中度过。他的名声随着他治愈的一个个病人传到京城大地的各个角落,人们渐渐地叫响了一个陌生的却很亲切的名字:邱天道。


    前来求医的患者一天比一天增多,只要邱天道出现在红医站,每次都不少于二十多个病人。相识的变得亲热,陌生的成了朋友,越来越多的人把或者求救或者敬羡或者探寻的目光投向这位年轻的战士。邱天道的针灸、拔罐医术独特,管用,许多别家医院治不了或不愿治的病,他凭一根银针、一个小罐给解决了问题。
    于是,群众唱出了这样一首顺口溜:


       有病不用上医院,
       门口就是红医站。
       吃药、扎针带拔罐,
       立马病就好一半。


    这不是夸张。邱天道针灸、拔罐对有些病确实能做到手到病除,一针见效,一拔就灵。比如三叉神经痛和坐骨神经痛就有这样的效果。
    就说三叉神经痛吧。
    对于这种病人用十个字来形容:痛来要人命,疼死无人问。据说西医对它没有什么好办法,中医用针灸治疗倒蛮有效的。问题在于医生拿起针就发怵,为啥?因为治疗时要扎“三叉穴”,而这个穴位不容易找到,即使找到了下针也很难。当初史致祥医生不信这个邪,下决心要攻下这个顽症。多少年来,他摸索、实践,一次次失败,一次次又向前走去。创新——失败——总结——再创新——又失败——继续前进……终于有一天他获得了“自由”,在距“下关穴”前面一寸的地方,发现了一个新穴位。扎这个穴位对治疗三叉神经痛有特效。可以说一扎一个准,使许多患这种顽症的人从极度的痛苦中解脱了出来。后来,人们便把史致祥发现的这个新穴位命名为“新下关穴”或“三叉穴”。“史一针”的名字也就被大家喊得更响了。

 

~~~~~未完待续~~~~~


添加:2009-11-18   录入:admin   人气:1243
<< 后退  返回顶部  关闭窗口  

设为首页 | 走进集团 | 关于我们 | 合作加盟 | 法律声明 | 发明专利 | 健康网 | 求佛祈愿 | 佛慧慈缘 | 高僧祈福 | 十方赞许 | 名人墨宝 | 名家题词 | 好人缘起

泥灸过敏小贴士 | 泥灸得气现象概述 | 上善泥灸 | 同愿同行 | 后台管理 | 中国弘泥

中国泥灸 | 港澳台记 | 泥好健康 | 灸是未来 | 北欧聚焦 | 缘起泥灸 | 荣誉之窗 | 首善之窗 | 美国之行 | 大洋彼岸

伦敦论坛 | 九华山庄 | 天道传奇 | 英国聚焦 | 雁过留声 | 广种福田 | 藏秘香泥 | 皇家玉灸 | 至尊红颜 | 大唐皇泥

                     

Copyright @ 天医星总部 香港天医星医药集团有限公司    北京办事处:京ICP备08004123号 深圳办事处:粤ICP备0802175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