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网1月16日消息:香港中文大学中医学院署理院长车镇涛教授表示,中医学院今年将增招五名学生,达到二十五名。这既是因应本地青年旺盛的求学热情,也是中大管理层决意发展中医药教育的结果。今后增加学额需要依据香港中医事业发展的需求,跟进政府的政策指引,也要考虑学生毕业后的出路车教授接受中新社记者采访时介绍道,中医学院成立两年来,发现香港很多青年属意于攻读中医学,报读者踊跃。平均每年都有一千名中七考生报考中大的中医学院,报前三位志愿的考生每年一百多名,而学院录取的二十名学生,九成为第一志愿的考生。因此,学生素质在理科中亦相当高。
中大于九八年创立的中医学院,目前已开办五年的学士学位课程,包括三年理论课,一年临床学习,一年见习行医。车镇涛说,由于政府部门尚未厘定中医药师资格考核标准,所以学院的课程设置,包括科目、教材内容等,均比照内地统一标准。内地课程西医占相当大比重,而按香港法例规定中西医行医界限分明,所以学院的西医科目有所减少,但长远讲中医需要学习西医知识,有利于今后对病人的沟通与合理施治。
至于学生的临床、实习问题如何解决,车镇涛称,目前学院与几处机构有合作关系,除广州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之外,本地还包括屯门仁爱堂中医诊所、东华三院的医院等。东华三院医院正欲扩展中医部分,医管局所属医院也计划开设中医门诊,届时学生该不愁临床实习以至毕业后的工作位置问题。除了本科学生教育,中大中医学院还开办了中医师研究生班,以及为执业中医开设的“中医进修文凭”课程,后者已收三届约一百五十人。车教授说,待今年政府完成执业中医注册程序,学院会跟进建立中医师持续进修机制。
据称,中文大学还从基础、临床和产品开发三方面展开中医药的研究工作。中大威尔斯亲王医院现正进行十几个中药的临床实验,其中包括中大与内地合作研制的新方剂。中大开发的“三冬茶”已经转由香港同治堂药店推向市场,目前正将该方调整为治疗剂型,亦有待政府化验所制订中成药检测标准,以申请批准投产。车镇涛谈到,近几年来香港中医药业发展迅速,迫切需要相关的教育、检验、应用、医疗管理等各个环节的法规及政策尽早出台。
车教授并认为,香港要建立国际中医药中心不能仅仅从中药产品的工业化、商品化着眼,而应放眼于整个中医文化系统的发扬光大,应将中医文化推广到民众中和医疗服务中。他称,中大中医学院已经出版了六本“中医药文化丛书”,普及中医、中药、药膳、保健等方面的知识。现在常有外籍人士来索取中医药教材和丛书的英文本,学院在酝酿为外国医学界人士开办短期或单科课程,这种文化推介活动应该是很有意义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