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繁體中文
Get the Flash Player to see this rotator.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首页 >> 信息浏览
 
叶天士传 第一部分(连载)

www.tyx.com.hk   2009-11-4    读吧连载(禁止转载)

作  者:书德生芳 

(为了大家容易看懂,改为叶天士传,见谅)

8.劈啪啪开张初试艺 大咧咧指疔险丧生(1)

  叶桂的腿伤经过觉罗伊桑阿精心地治疗和凤喜的细心照顾,很快就好了。而且没有留下后遗症。他更感到师傅的绝技的确神奇,也更加坚定了他学好接骨术的决心。他想:治疗外伤的药好办,知道了秘方掌握了炮制技巧就行,难办的是接骨的手艺,不知师傅是怎么练出来的,我怎么才能练到师傅那个份……
  经过给叶桂治伤,觉罗伊桑阿更了解了叶桂的为人。觉得他是一个可造就之材,自己没有看错他,为了学会我的绝技,他居然不吃麻药,这在一般人是受不了的。就冲这一点也得把这种绝招教会他。于是,他找来一些废毛笔杆儿,斜么签地削成一截截长短不齐的竹棍儿,用桑皮纸包了一大包子,拿到叶桂面前,严肃认真地说:“这里边是用毛笔杆儿削成的,权当骨头节儿。你天天就隔着这个纸包俩手摸索着对接,什么时候对得一节不差就算学到家了。”
  叶桂恭恭敬敬地接过来,如获至宝,立即摩挲起来。此后,他的屁股就像粘在凳子上,除了吃饭、上厠所就没动过窝儿。一边摩挲一边琢磨其中的奥秘……功夫不负苦心人,就这样又过了三个多月,叶桂终于练就一把好手艺。于是心满意足地带着凤喜回下塘去了。他就像打游击一样,打一枪换一个地方,在不到八年的时间,他就拜了十七位师傅。眼看是二十出头的人了才回到家中。
  母亲端氏见儿子、媳妇都回到自己身边,自然很高兴。自从四女儿来弟出嫁之后,她老人家就没这么开心过,时常想念儿子,虽然偶尔回来一趟也呆不了几天。这回好了,他再也不离开娘了。师兄姐夫刘元,见师弟带着妻室回来,觉得自己的担子该交了,就准备带上招弟回老家去。叶桂死乞白赖地劝他们留下,也没留住,只不过为收拾细软多住了几天,等把该带走的东西都收拾清了就离开了下塘。
  叶桂清点了一下属于自己的财产,父亲留下来的家当所剩无几,他只好连宅院带地皮一股脑儿地卖给了别人。夫妻二人带着母亲来到苏州城里,经盟兄顾权的介绍在观前街醋库巷租了一所房子住了下来。又在正街上租了一间门面,这里很适合开诊所。他把门脸进行了一番装修,门窗重新刷了桐油,油漆得乌黑油亮,门楣顶上挂了一块匾额,从右往左草书了三个大字“济世堂”,暗含着济世安民的意思。右边顶天从上到下写得是吴中叶记;左边的落款是大清康熙丁卯年春日天士书。天士是叶桂给自己起的别号意思要表白自己是上天降给老百姓的医士。整个匾额黑底红字,笔力遒劲,飘逸萧洒,流露出一种不容置疑的神态。屋子里药柜、柜台、桌椅板凳一律都是新的。一切都布置停当,就等着吉日良辰开张营业了。
  为了给自己的诊所造声势传名声,叶桂,不,我们该称呼他叶天士了,还专门写了一则告示,贴在胡同口。上写:
  敬告父老兄弟:
  叶家诊所,行医百年。迁至城内,为民解难。开张大吉,义诊三天。舍医送药,概不收钱。惜弱怜贫,老弱病残。疑难杂症,诸科疾患。精心施治,绝不食言。父老兄弟,相互通传。速来就诊,莫失机缘。
  这张告示一贴出,就轰动一时,城里城外的人们争相转告,相互邀约,等开张那天一同前往……
  开张的日子到了,人们老早就赶来了。男男女女,老老少少像是赶庙会。顾权也早早过来帮忙,他见人来得不少了,就从柜台上拿出一挂二百响的鞭炮点燃引信,立时劈哩啪啦,劈哩啪啦地响彻云霄,真比他娶媳妇的时候还热闹。
  鞭炮响过,就意味着开始诊病了。叶天士坐在医案后等待第一位患者。其实来的这些人多一半是来看热闹的,怀揣着不同的心态堵住门口围观。有的想先探探这郎中的虚实;有的想摸摸自己的底细;有的是想趁机省几个钱;有的则是想抓住机会解除病痛。更有那心虚的,觉得眼下没有难受的地方,万一瞧出病来岂不是自己倒霉!还有人却是满腹狐疑--他说不要钱,光号号脉倒有可能,抓药能不要钱吗?因而谁都不想先进去。他们堵住门口,后边的往前挤,前边的往后鞦,既想进又怕进。
  叶天士见人们这个架式,猜测到是人们对自己还信不过,于是主动走过来和人们打招呼。他冲着一位青年男子汉走过去。这个人紧紧扒着门框,双脚使劲抵住门槛,似乎生怕被挤进去。然而他的情况可不妙,虽然二十郎当岁,可是他面黄肌瘦,眼大无神,连出气都不匀实,一看就是个病秧子。叶天士和和气气地把他拉进来,让他坐在板凳上,给他号了号脉说:“这位兄弟,你平日浑身没劲,干什么都懒得动,晚上睡觉睡不好,要不就睡不着,睡着了净做梦,总觉得气儿不够用,呆着呆着就得长出一口气……”“对,对,真对!先生,我得的这是什么病?能治好不?”这小伙子见郎中说得一点都不差,就着急地问。叶天士见他这个样,抿嘴儿一笑说:“你得的是怯症,由饥饱劳碌所致。白天干活累,晚上睡觉晚,家里又有不顺心的事,心里的疙瘩解不开。我先给你开个方子抓三付药,吃吃看,好吧?”说着拿起笔来就写:黄连黄岑黄柏麻黄乌梅山楂竹叶灯草水煎服。那汉子拿了药走出门来,立时被人们围起来问长问短。他颇有点自豪地告诉人们:“这郎中是有两下子,不用你说,他一号脉就能把你的症状、怎么得的说得头头是道,他给了三付药,估计错不了。”“没要钱吗?”不知哪个插了一嘴。“没有,一个子儿也没要。”听完这话人们才争先恐后地往里挤。幸亏顾权早有准备,把写了号码的竹批儿发给人们,让他们按着号码来。
  俗话说有什么别有病;没什么别没钱。这句话颇有点儿绝对真理的味道,试想一个人整天病得殃殃戕戕的,即使他有天大的本事也是个白;而身无分文的人再有能耐也会寸步难行。然而,就是这么个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道理,却往往被人们忽视。有的人对宝贵的生命漫不经心,有的人对父母给的肌骨不懂得珍爱,更有的人对于无价的灵肉自我戕害,以至于造成难以消除的病痛,也给家人带来精神创伤。
  西城埂巷有个叫揭司腾的人,靠祖上的巧取豪夺广有田产,家大业大。他一生下来就过着锦衣玉食的生活。由于生活条件优越,又练过一阵子武功,因而体格健壮。清秀的四方脸庞,丰满圆润的腮颊,红扑扑的,看上去是那么有精神。用他的话说就是“我活了三十多年就不知道什么叫个病!”别人有病他也不理解,总认为别人娇惯。别人去看郎中,他就不无嘲弄答说:“看什么劲儿,离着心远着呢!”
  济世堂开张的第三天,也就是义诊的最后一天,揭司腾由家人搀扶着来见叶天士。他右手攥着左手的中指,中指上缠裹着布条子,他一边走一边哼呀嗨哟的像是很痛苦,这回他可尝到滋味了。原来,他左手中指的手指头肚上长了小米粒那么大的一个小疙瘩,顶上有点儿发白,周围硬硬的,好像扎了很深的根。细心的妻子首先发现,就对他说:“孩子他爸,你手指头上那个小疙瘩可不是个好东西。你呀,赶紧找郎中瞧瞧吧!”揭司腾百不理会地说:“不就小米那么大,也值得大惊小怪,离着心远着呢,死不了人,懒得去管它!”过了两天儿,那小疙瘩儿长到黄豆那么大了四周也发了红。他老母亲看到了,心疼地说:“腾儿啊,你手指头上那个小疮越来越大了,快点去看郎中吧!弄不好要溃脓,那可就不好治了。”他又满不在乎地说:“娘啊,你老就别操那份闲心了。我又不是小孩子了,这么个小疙瘩不碍事的,离心远着呢!”他很不耐烦地走出去了。又过了两天,那小疙瘩长到蚕豆那么大了,疙瘩上的白头也破了,流脓耷拉水的,疼得他简直要死了。他这才知道事情不妙,便急急忙忙跑到济世堂来。


添加:2009-11-4   录入:admin   人气:713
<< 后退  返回顶部  关闭窗口  

设为首页 | 走进集团 | 关于我们 | 合作加盟 | 法律声明 | 发明专利 | 健康网 | 求佛祈愿 | 佛慧慈缘 | 高僧祈福 | 十方赞许 | 名人墨宝 | 名家题词 | 好人缘起

泥灸过敏小贴士 | 泥灸得气现象概述 | 上善泥灸 | 同愿同行 | 后台管理 | 中国弘泥

中国泥灸 | 港澳台记 | 泥好健康 | 灸是未来 | 北欧聚焦 | 缘起泥灸 | 荣誉之窗 | 首善之窗 | 美国之行 | 大洋彼岸

伦敦论坛 | 九华山庄 | 天道传奇 | 英国聚焦 | 雁过留声 | 广种福田 | 藏秘香泥 | 皇家玉灸 | 至尊红颜 | 大唐皇泥

                     

Copyright @ 天医星总部 香港天医星医药集团有限公司    北京办事处:京ICP备08004123号 深圳办事处:粤ICP备0802175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