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繁體中文
Get the Flash Player to see this rotator.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首页 >> 信息浏览
 
天医星医学基础系列讲座之一“肺”

www.tyx.com.hk   2009-11-12    天医星集团资讯中心

一.中医“肺”说

      肺居胸中,在诸脏腑中,肺的解剖位置最高,故称"华盖"。华盖原指古代帝王所乘车子的伞形遮蔽物,在此引申为肺的位置最高,居于诸脏腑之首。
      肺叶娇嫩,不耐寒热。易被邪侵,故又称"娇脏"。肺在五行属金,专司呼吸,主宣发肃降,通调水道,朝百脉,主治节,协助心君调节气血运行,故称"相傅之官"。
其附属功能为:在志为忧(悲),在液为涕,在体合皮,其华在毛,在窍为鼻。肺的经脉与大肠相连,互为表里关系。
      一、肺的生理特性
      肺的生理特性,可以归纳为以下三个方面:
      1、肺为华盖,与外界直接相通。就脏腑而言,肺属五脏之一,属里。但肺与其它四脏不同,它不但居于胸腔内,处于五脏之高位,被称为华盖,而且还通过喉和鼻与外界直接相通。因此,肺的生理功能,往往直接受到外界环境变化的影响。自然界之风、寒、燥、热等邪气,尤其是温热邪气,多直接从口鼻而入,影响到肺,出现肺卫失宣,肺窍不利等病变。
      2、肺为娇脏,不耐寒热。肺之所以娇嫩,一方面是由于肺为清虚之体,开窍于鼻,外合皮毛,外界邪气常直接伤及于肺,使之功能失常。另一方面,肺为五脏之华盖,凡其它脏腑有病变,其气多上熏于肺,导致肺病出现,产生咳喘等症状。故《素问·咳论》说:“五脏六腑皆能令人咳,非独肺也。”肺虽在五行属金,反不如肝木刚强,寒邪能伤肺之阳气,热邪能伤肺之阴液,因而产生多种肺的病变。
      3、肺与秋气相互通应。根据“天人相应”理论,肺气旺于秋,肺病在秋季,得到自然界之气的滋助,可以好转,病人感到舒适。当然,秋季气候过于燥烈,又容易损伤肺,耗伤肺之阴津,产生干咳少痰,皮肤干燥,鼻咽干燥等病证。
      二、肺的生理功能
      1、主气,司呼吸
主,即主持、管理之意。肺主气,即指全身的气均由肺来主持和管理。肺主气包括主呼吸之气与主一身之气两个方面。
      肺主气,与呼吸功能有关,即肺主呼吸之气。呼吸功能是人体重要的生理功能之一。人体一生中,都在不断地进行着新陈代谢,在物质代谢过程中,一方面要消耗大量的清气,同时又不断地产生大量的浊气,清气需不断地进入体内,浊气需不断地排出体外,都要依靠肺的生理功能。肺既是主司呼吸运动的器官,又是气体交换的场所。通过肺的呼吸功能,从自然界吸入清气,又把体内的浊气排出体外,从而保证了新陈代谢的顺利进行。
      肺主气司呼吸功能正常,除了肺本身的生理功能正常外,还与气道的通畅与否有关。所谓"气道",是指气体进出体内外的通道。包括气管、支气管、咽喉等。气道通畅,也是维持呼吸正常的重要条件。
肺主一身之气,是指肺有主持、调节全身各脏腑经络之气的作用。肺主一身之气这一功能主要体现在气的生成,特别是宗气的生成方面。宗气是由脾胃化生的水谷精气与肺从自然界吸入的清气相结合,积于胸中而成。因此,肺的呼吸功能正常与否,直接影响到宗气的生成。而宗气通过心脉布散到全身也要靠肺气的协助。所以肺通过宗气的生成与布散,起到主持一身之气的作用。其次,肺主一身之气还体现在对全身的气机具有调节作用。实际上,肺的一呼一吸运动,就是全身之气的升降出入运动。
      肺主气的功能正常,气道通畅,呼吸就会正常自如。若肺有了病变,不但影响到呼吸运动,而且也会影响到一身之气的生理功能。例如,肺气不足,则呼吸微弱,气短不能接续,语音低微。若肺气壅塞,则呼吸急促、胸闷、咳嗽、喘息。此外,如果影响到宗气的生成和布散,失去对其它脏腑器官的调节作用,则会出现全身性的气虚表现,如疲倦、乏力、气短、自汗等。若肺一旦丧失呼吸功能,则清气不能吸入,浊气不能排出,宗气不能生成,人的生命也随之告终。
      2、主宣发与肃降
      所谓"宣发",即宣布、发散之意。肺主宣发,即肺脏具有向上、向外升宣布散的生理功能。这种功能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其一是通过肺的气化,使体内浊气不断排出体外。其二是使气血、津液输布至全身,以发挥滋养濡润所有脏腑器官的作用;其三,宣发卫气,调节腠理之开合,通过汗孔将代谢后的津液化为汗液排出体外。若肺失宣散,即可出现咳嗽、吐痰、喘促胸闷、呼吸困难以及鼻塞、喷嚏和无汗等症状。
所谓"肃降",即清肃下降之意,清肃又包含有肃清的意思,即肃清、排出肺内毒邪与异物的作用。肺为娇脏,属清虚之器官,异物不容,毫毛必咳,肺内不能容有任何水湿痰浊和异物停留。由此可见,肺的清肃功能,乃是机体自卫功能的表现。而下降是指肺气向下通降的生理作用。
      肺主肃降作用主要体现于三个方面:一是吸入自然界清气;二是把肺吸入的自然界清气和脾转输来的水谷精微下行布散;三是肃清肺和呼吸道内的异物,以保持呼吸道的洁净。若肺的肃降功能失职,则可出现呼吸短促或表浅、胸闷、咳喘、咯血等病理现象。
      肺气的宣发和肃降功能是肺的生理功能相辅相成的两个方面。在生理情况下,两者相互依存、相互配合、相互制约,使呼吸保持平稳状态。在病理情况下,它们经常相互影响,没有正常的宣发,就没有正常的肃降;没有正常的肃降,也就不可能有正常的宣发。如果二者失调,出现"肺气失宣"、"肺失肃降"等病变,则见胸闷、咳嗽、喘息等症状。
      3、通调水道
      人体的水液代谢在生理活动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它主要包括水份的摄入、在体内的转输利用和代谢后水液的排泄等几个环节,是在多个脏腑参与下共同完成的,肺是其中之一。肺调节水液代谢的作用称为"通调水道",主要体现在下述两个方面:
      一是肺主宣发,调节汗液的排泄。排泄汗液,是人体水液代谢的一部分。有人估计,每天每人通过汗液排出400毫升左右的水分。肺主宣发,将水谷精微和津液宣散于周身,特别是使布散到体表的津液,通过汗孔,以汗的方式排泄于体外。在生理情况下,肺的宣发功能正常,则汗的排泄适度,起到调节水液代谢的作用。在病理情况下,肺的宣发功能失常,就会引起水肿、小便不利等病变。
      二是肺气肃降,使水道维持通畅。"水道",即指体内水液运行、排泄的道路。水道的通行畅达,流通无阻,是维持水液代谢平衡的重要条件。因此,有"肺主行水"、"肺为水之上源"的说法。如果肺病,通调水道功能减退,就可发生水液停聚而生痰、成饮,甚则水泛为肿。对此,临床上多采用宣降肺气,疏通水道以利水的方法治疗。
      4、肺朝百脉、主治节
      在古代,全身之脉称为百脉,肺朝百脉,即全身血液都朝会于肺。肺朝百脉的生理意义在于:全身血液通过肺脉流注于肺,通过肺的呼吸功能,进行气体交换,然后再输布全身。肺主一身之气,调节全身之气机,而血液的正常运行,亦赖于肺的敷布和调节,故有"血非气不运"之说。
     《素问》说:"肺者,相傅之官,治节出焉。"这是将肺比喻为辅助一国之君主的宰相,协助心君,调节全身。肺的治节作用,概括起来,主要体现于四个方面:一是肺主呼吸;二是肺有节律地呼吸运动,协调全身气机升降运动,使脏腑功能活动有节;三是辅佐心脏,推动和调节血液的运行;四是通过肺的宣发与肃降,治理和调节津液的输布、运行与排泄。因此,肺的治节功能,实际上是代表着肺的主要生理功能。若肺主治节的功能失常,则既可影响到宗气的生成与布散,又因肺气虚衰,影响到血液的正常运行;既可影响到津液的调节与排泄,又可影响到气机的升降运动。
      三、肺的附属功能
      1、在志为忧(悲)
      以五志分属五脏来说,肺之志为忧(悲)。忧愁和悲伤,均属非良性刺激的情绪反映,它对于人体的主要影响,是使气不断地消耗。由于肺主气,所以悲忧易于伤肺。反之,在肺气虚时,机体对外来非良性刺激的耐受性就下降,而易于产生悲忧的情绪变化。
      2、在液为涕
      涕是由鼻粘膜分泌的粘液,并有润泽鼻窍的功能。鼻为肺窍,正常情况下,鼻涕润泽鼻窍而不外流。若肺寒,则鼻流清涕;肺热,则涕黄浊;肺燥,则鼻干。
      3、在体合皮,其华在毛
      所谓"合",即配合之意。皮毛,包括皮肤、汗腺、毫毛等组织,为一身之表,是抵御外邪侵袭的屏障。肺与皮毛的相合关系主要体现在下述两个方面:一是肺主气属卫,具有宣发卫气,输津于皮毛等生理功能,从而滋润、温养皮毛;二是皮毛与肺配合,协调肺的呼吸作用。皮毛汗孔的开合,具有宣散肺气和调节呼吸的作用,《内经》称汗孔为"气门",即气体出入之门。
      因为肺与皮毛在生理方面具有相互配合的密切关系,所以在病理方面,也常相互影响。例如,外界邪气伤人,常先从皮毛而入,首先影响到肺的生理功能,出现恶寒、发热、鼻塞、咳嗽等症状;若肺气虚弱,宣发功能失职,卫气、精津布散障碍,则肌肤苍白、憔悴,皮毛枯槁;或卫气机能虚弱,则自汗出,易于感受外邪;若肺气闭塞,毛窍闭敛,则可出现无汗而喘等症状。
      4、在窍为鼻
      鼻是肺之门户,为气体出入之通道,其生理功能包括通气和嗅觉,而鼻的功能主要依赖肺气的作用。肺气调和,则鼻窍通畅,呼吸通利,嗅觉灵敏。正因为鼻为肺窍,肺与鼻有密切联系,所以若肺或者鼻发生病变时,常相互影响。例如邪气犯肺,肺气失宣,则鼻的功能失常,可见鼻塞,流涕,不闻香臭,或鼻衄等。另外,外邪伤人,多从口鼻而入,可直接影响到肺,特别是温热邪气,多首先侵犯肺脏,从而出现发热,口渴,咳嗽,痰黄,鼻翼煽动等症状;而鼻的症状亦多从治肺入手。

二.西医说“肺”

     部位
  肺 【fei】 五笔拆成:egmh
  肺 haggis;lung;
  肺位于胸中,上通喉咙,左右各一,在人体脏腑中位置最高,故称肺为五脏之华盖。因肺叶娇嫩,不耐寒热,易被邪侵,故又称“娇脏”。为魄之处,气之主,在五行属金。手太阴肺经与手阳明大肠经相互络属于肺与大肠,故肺与大肠相为表里。
     功能
  肺是进行气体交换的器官,位于胸腔内纵隔的两侧,左右各一。
  怎样保护肺
  一、不要吸烟,烟中的尼古丁会对肺产生严重的破坏;
  二、要经常呼吸新鲜空气,清新肺。

      结构
  肺上端钝圆叫肺尖,向上经胸廓上口突入颈根部,底位于膈上面,对向肋和肋间隙的面叫肋面,朝向纵隔的面叫内侧面,该面中央的支气管、血管、淋巴管和神经出入处叫肺门,这些出入肺门的结构,被结缔组织包裹在一起叫肺根。左肺由斜裂分为上、下二个肺叶,右肺除斜裂外,还有一水平裂将其分为上、中、下三个肺叶。
  肺是以支气管反复分支形成的支气管树为基础构成的。左、右支气管在肺门分成第二级支气管,第二级支气管及其分支所辖的范围构成一个肺叶,每支第二级支气管又分出第三级支气管,每支第三级支气管及其分支所辖的范围构成一个肺段,支气管在肺内反复分支可达23-25级,最后形成肺泡。支气管各级分支之间以及肺泡之间都由结缔组织性的间质所填充,血管、淋巴管、神经等随支气管的分支分布在结缔组织内。肺泡之间的间质内含有丰富的毛细血管网,毛细血管膜与肺泡共同组成呼吸膜,血液和肺泡内气体进行气体交换必须通过呼吸膜才能进行,呼吸膜面积较大,平均约70平方米,安静状态下只动用其中40平方米用于呼吸时的气体交换,因此,在因疾病等原因导致呼吸膜面积小于40平方米之前,肺换气不会出现明显的障碍。肺表面覆被一层光滑的浆膜,即胸膜脏层。
  胎儿降生前,肺无呼吸功能,构造致密,比重大于1(1.045-1.056),入水则下沉。降生后开始呼吸,肺泡内充满空气,呈海绵状,比重小于1(0.345-0.746),故可浮于水中。法医常利用这一点,鉴定胎儿死亡的时间。
  肺有二套血管系统:一套是循环于心和肺之间的肺动脉和肺静脉,属肺的机能性血管。肺动脉从右心室发出伴支气管入肺,随支气管反复分支,最后形成毛细血管网包绕在肺泡周围,之后逐渐汇集成肺静脉,流回左心房。另一套是营养性血管叫支气管动、静脉,发自胸主动脉,攀附于支气管壁,随支气管分支而分布,营养肺内支气管的壁、肺血管壁和脏胸膜。
  【肺容量】肺容量是指肺容纳的气体量。
  【潮气量】是指平静呼吸时,每次吸入或呼出的气体量。
  【补吸气量】是指平静吸气末,再用力吸出的最大气体量。
  【补呼气量】是指平静呼气末,再用力呼出的最大气体量。
  【余气量】是指最大呼气后,肺内残留的气体量。
  【肺总容量】是指肺所能容纳的最大气体量。即余气量、最大吸气量、最大呼气量和潮气量四者之和。
  【肺活量】是指最大吸气后,再做最大呼气,所能呼出的气体量。即潮气量、补吸气量和补呼气量三者之和。【肺活量并不是肺的总容量,肺活量=肺总容量-肺残容量】
  【时间肺活量】是指最大吸气后以最快的速度呼出的最大气量。测定时,让受试者先作一次深吸气,然后以最快速度呼出气体,同时分别测量第1、2、3、秒末呼出的气量,计算其所占肺活量的百分数,分别称为1、2、3秒的时间肺活量。时间肺活量是一种动态指标,不仅反映肺活量容量的大小,而且反映了所遇阻力的变化,所以是评价通气功能的较好指标。
  【每分通气量】指安静时,每分钟进肺或出肺的气体总量。
  即:每分通气量=潮气量×呼吸频率。
  【每分最大通气量】指以最快的速度和尽可能深的幅度进行呼吸时,所测得的每分钟通气量(测定时,一般只测15秒,将测得值乘4即可)。每分钟最大通气量,代表单位时间内呼吸器官发挥了最大潜力后,所能达到的通气量。它是评价一个人所能从事运动量大小的一项重要指标指标。
  【无效腔】由于鼻、咽、喉、气管、支气管等没有气体交换的机能,其腔内的气体就气体交换来说是无效的,故这部分空腔称为解剖无效腔。此外进入肺的气体还可因血液在肺内分布不均匀等原因,不能都与血液进行气体交换。这部分不能与血液进行气体交换的肺泡腔,称为肺泡无效腔。解剖无效腔加上肺泡无效腔,合称为生理无效腔。
  【肺泡通气量】从气体交换的角度考虑,真正有效的通气量应是肺泡通气量。其计算方法如下:每分肺泡通气量=(潮气量-解剖无效腔气量)×呼吸频率。


添加:2009-11-12   录入:湖翁老   人气:1110
<< 后退  返回顶部  关闭窗口  

设为首页 | 走进集团 | 关于我们 | 合作加盟 | 法律声明 | 发明专利 | 健康网 | 求佛祈愿 | 佛慧慈缘 | 高僧祈福 | 十方赞许 | 名人墨宝 | 名家题词 | 好人缘起

泥灸过敏小贴士 | 泥灸得气现象概述 | 上善泥灸 | 同愿同行 | 后台管理 | 中国弘泥

中国泥灸 | 港澳台记 | 泥好健康 | 灸是未来 | 北欧聚焦 | 缘起泥灸 | 荣誉之窗 | 首善之窗 | 美国之行 | 大洋彼岸

伦敦论坛 | 九华山庄 | 天道传奇 | 英国聚焦 | 雁过留声 | 广种福田 | 藏秘香泥 | 皇家玉灸 | 至尊红颜 | 大唐皇泥

                     

Copyright @ 天医星总部 香港天医星医药集团有限公司    北京办事处:京ICP备08004123号 深圳办事处:粤ICP备0802175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