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邱天道外治医学经验集(医案部分)
李鑫 整理
医案7
【病者】李某,女,65岁,北京市宣武区人。 【主诉】患者便秘多日,大腹胀,便结,口干涩,思热饮而不多,有慢性肾炎、心脏病史。 【现症】患者诉腹胀难忍,有时头顶痛,然观其腹不大,按诊无硬块,脉细,舌红、苔微腻。 【诊断】老年习惯性便秘。 【治疗】初诊:2008年4月6日采用邱天道泥灸系列---通便泥灸(套装)和远红外便秘贴膏药治疗。 操作方法: 先将通便泥灸用微波炉加热3分钟(或4-5分钟),通便泥灸化开后,加入一小袋通便泥灸伴侣(生地15克、沙参12克、麦冬12克、玄参12克、陈皮9克、麦芽12克、鸡内金9克、法夏12克、茯苓12克、大腹皮12克、火山能量泥粉等),搅拌后让通便泥灸不热后(大约15分钟左右),清洁患处,摊敷在神阙穴、天枢穴,30分钟以上即可。泥灸后,将便秘贴膏药的隔离膜撕去,贴在公孙穴、内关穴,12小时后揭掉膏药(让皮肤休息8小时以上,可继续使用)。 再诊:半月后,患者前来。自述使用通便泥灸和通便膏药后,时有腹胀难忍,然观其腹不大,按诊无硬块。上法将内关穴、公孙穴改用通便泥灸,又治疗3次,仍不应。 三诊:观其“苔微腻”、“思热饮”,乃痰浊壅阴,去公孙穴、内关穴,,改用足三里穴、丰隆穴用通便泥灸;泥灸后,将便秘贴的隔离膜撕去,贴在泥灸后的患处,3小时后揭掉膏药(让皮肤休息8小时以上,可继续使用)。治疗2个疗程,胀消便通,多年顽疾得愈,迄今未发。
灸语:习惯性便秘是老年人最长见的病症之一,往往病程日久缠绵,经久难愈,有的甚至数年乃至数十年不能治愈,虽不属急牲病,但也让人烦躁不安,食卧不香,临床治疗也是比较难治的慢性病,往往只能取得一时的效果,其后又复旧.时间日久往往伴发其他疾病,或诱发其他疾病突发危症,如高血压“卒中”,心脏病“心梗”造成不幸的事例常见.所谓“欲得长生,肠中常清,欲得不死,肠中无渣.”是有一定道理的.一个人长期便秘有毒物质(污秽)不能及时排除体外,有一部分通过肠道吸收超过肝脏的解毒不全时,会通过血脑屏障损坏神经中枢,使人记忆力下降,思维迅顿,注意力不集中,智力下降,甚至老年痴呆,所以大便顺畅也可以减少疾病,延缓衰老。 本例患者属中医“腹胀”、“便秘”范畴,乃气机不利,升降失常;先给患者神阙穴、天枢穴用通便泥灸治疗,配合公孙穴、内关穴用便秘贴辅助治疗,然而效果不明显。邱天道研究员再诊时认为此乃痰浊壅阴,并非单纯的气机不利,升降失常所致;根据近代名医张聿青云:“上下交通(上为阳,下为阴),其枢在胃,欲沟阴阳,当通胃腑,欲通胃腑,当化痰温。”后加通便泥灸用于足三里穴、丰隆穴化谈祛湿,始获全功。实验证明,足三里能增肠蠕动,为脾散津以润肠通便,该穴可扶正祛邪;丰隆是化谈浊的经验效穴,其功甚著。如此消壅阻,复升降,沟通上下,阳升阴降,顽疾得瘥,若单纯“滋水行舟”,恐难奏效。医者,意也,全在精思明辨,切勿胶柱鼓瑟。
|